Main Menu

靈修進度

2024.07.29~08.04 靈修進度

[ 禱告單 ]

主後2024年07月29日~2024年08月04日

若您狀況許可,請一周至少一餐,或一天一餐,來操練禁食禱告。

奉主耶穌基督的名,開始今天的禱告!

~ 以經文頌讚我們的主!~

禱告經文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以西結書第廿章第7節

7.我對他們說,你們各人要拋棄眼所喜愛那可憎之物,不可因埃及的偶像玷污自己。我是耶和華─你們的神。

【祈求之禱】

祈求主讓我能拋下祂所憎恨的物,來親近主。

為家人禱告

    1、祈求主幫助我的家人,遠離上帝所不喜悅的事,來親近祂。

    2、也繼續為仍未接受救恩的家人禱告,願主也賜福他們,早日信主得救。

為教會禱告

  感謝主,大坪林貴格會與弟兄姊妹能遠離上帝所不喜悅的人事物,靠主聖潔,不玷汙自己。

為國家禱告

  祈求主讓我們國家的百姓能認識主,遠離祂所不喜悅的,成為聖潔。

為全世界禱告

  宣告世界所有國家、領袖與百姓,能認識主,遠離一切的汙穢,不受玷汙,靠主站立。

本週守望專欄

經文:以西結書第十八章第21-24節

21.惡人若回頭離開所做的一切罪惡,謹守我一切的律例,行正直與合理的事,他必定存活,不致死亡。

22.他所犯的一切罪過都不被記念,因所行的義,他必存活。

23.主耶和華說:惡人死亡,豈是我喜悅的嗎?不是喜悅他回頭離開所行的道存活嗎?

24.義人若轉離義行而作罪孽,照著惡人所行一切可憎的事而行,他豈能存活嗎?他所行的一切義都不被記念;他必因所犯的罪、所行的惡死亡。

宣告:大坪林教會是樂意遵行上帝律例,行正直合理事物的教會。

週一:祈求讓大坪林教會與弟兄姊妹是願意離棄惡行,回頭歸主的教會。

週二:祈求主讓大坪林教會與弟兄姊妹遵守主的律例,行正直與合理的事。

週三:祈求主讓大坪林教會與弟兄姊妹因行主的義而存活。

週四:祈求主讓大坪林教會與弟兄姊妹按著主的旨意行,並得祂的喜悅。

週五:祈求主讓大林教會與弟兄姊妹,遠離一切的惡行而得救。

週六:祈求主讓大坪林教會與弟兄姊妹因著遠離惡行而得救,並被記念。

~以主禱文 禱告 結束~

願耶和華賜福給你,保護你。願耶和華使祂的臉光照你,賜恩給你。

願耶和華向你仰臉,賜你平安!

 
 

 

《我的禱告》

禮拜日:

 

 

 

禮拜一:

 

 

 

禮拜二:

 

 

 

禮拜三:

 

 

 

禮拜四:

 

 

 

禮拜五:

 

 

 

禮拜六:

 

 

 

 

這羔羊前來,從坐寶座的右手裡拿了書卷。他既拿了書卷,四活物和二十四位長老就俯伏在羔羊面前,各拿著琴和盛滿了香的金爐;這香就是眾聖徒的祈禱。

 


以西結書第十六章44-63節      2024.07.29(禮拜一)

一、讀經(請先細讀三次)

44.凡說俗語的必用俗語攻擊你,說:母親怎樣,女兒也怎樣。

45.你正是你母親的女兒,厭棄丈夫和兒女;你正是你姊妹的姊妹,厭棄丈夫和兒女。.你母親是赫人,你父親是亞摩利人。

46.你的姊姊是撒瑪利亞,他和他的眾女住在你左邊;你的妹妹是所多瑪,他和他的眾女住在你右邊。

47.你沒有效法他們的行為,也沒有照他們可憎的事去做,你以那為小事,你一切所行的倒比他們更壞。

48.主耶和華說:我指著我的永生起誓,你妹妹所多瑪與他的眾女尚未行你和你眾女所行的事。

49.看哪,你妹妹所多瑪的罪孽是這樣:他和他的眾女都心驕氣傲,糧食飽足,大享安逸,並沒有扶助困苦和窮乏人的手。

50.他們狂傲,在我面前行可憎的事,我看見便將他們除掉。

51.撒瑪利亞沒有犯你一半的罪,你行可憎的事比他更多,使你的姊妹因你所行一切可憎的事,倒顯為義。

52.你既斷定你姊妹為義(為義:或譯當受羞辱),就要擔當自己的羞辱;因你所犯的罪比他們更為可憎,他們就比你更顯為義;你既使你的姊妹顯為義,你就要抱愧擔當自己的羞辱。

53.我必叫他們被擄的歸回,就是叫所多瑪和他的眾女,撒瑪利亞和他的眾女,並你們中間被擄的,都要歸回,

54.好使你擔當自己的羞辱,並因你一切所行的使他們得安慰,你就抱愧。

55.你的妹妹所多瑪和他的眾女必歸回原位;撒瑪利亞和他的眾女,你和你的眾女,也必歸回原位。

56.在你驕傲的日子,你的惡行沒有顯露以先,你的口就不提你的妹妹所多瑪。那受了凌辱的亞蘭眾女和亞蘭四圍非利士的眾女都恨惡你,藐視你。

57.併於上節。

58.耶和華說:你貪淫和可憎的事,你已經擔當了。

59.主耶和華如此說:你這輕看誓言、背棄盟約的,我必照你所行的待你。

60.然而我要追念在你幼年時與你所立的約,也要與你立定永約。

61.你接待你姊姊和你妹妹的時候,你要追念你所行的,自覺慚愧;並且我要將他們賜你為女兒,卻不是按著前約。

62.我要堅定與你所立的約(你就知道我是耶和華),

63.好使你在我赦免你一切所行的時候,心裡追念,自覺抱愧,又因你的羞辱就不再開口。這是主耶和華說的。

二、我自己的領受

A.本章大要:

B.我的領受與得著:

1.

 

2.

 

3.

 

C.我的禱告:

  

三、本段大要與重點

      上帝繼續告訴以色列人,說明她的背景,且說出了左右國家撒瑪利亞和所多瑪與她們的關係,撒瑪利亞是她的姊姊,所多瑪是她的妹妹。她們雖是上帝看來屬靈淫亂的代表,雖是耶路撒冷所鄙視和不齒的,但卻仍比不上耶路撒冷對上帝悖逆的罪,甚至不到一半。她們比耶路撒冷更顯為義,而且等到時候滿足,上帝必叫她們歸回,以色列反而要被離棄,上帝要讓耶路撒冷承擔自己背棄上帝和驕傲無知的罪孽。最後,上帝仍然會憐憫耶路撒冷,在她(耶路撒冷)看見撒瑪利亞和所多瑪蒙恩時,她們在上帝面前必自覺慚愧,上帝必重新與她們立約,她必重新做她姊妹們的母親,好使她們想到上帝的恩典,自覺慚愧而不再開口。

四、對此段經文的默想與得著:

1.你以為那是小事:不算什麼,不足掛齒,不必注意。更嚴重的是,看別人眼中的刺,卻未看見自己的梁木,這就是以色列人的光景,其實,也是一切罪人的光景。也是對我自己的一個提醒,願主憐憫我。

【默想】我對各樣事情的狀況,是否以上帝的旨意為主呢?

2.抱愧擔當自己的羞辱:這是以色列這等罪人的犯罪後果,其實,也是一切罪人犯罪之後的結果,都是要抱愧蒙羞,擔當自己的羞辱,只是本身不知道,或者,是鴕鳥心態,不願意承認。但是,別人看其表現與生活,就能夠看出或者了解。這都是罪人的記號。

【默想】所以,要脫離羞愧當要如何呢?

3.我要追念:就是要常常記念,這是上帝的恩典,是祂的憐憫與慈愛,也是上帝提出警告的目的,所以,「憐憫原是向審判誇勝的」,人要認識這些事,也更要了解上帝的用意而回轉並悔改。這才是真有智慧。

【默想】我是否常追念主呢?

 

【課後進修】

一、與本段相同或有關的經文:

 

二、可參考的大綱:

主題:再對耶路撒冷的提出呼籲

1.不比眾惡更小(V.44~52)

2.眾惡必悔改自我則需反省(V.53~59)

3.耶和華仍然等待施恩(V.60~63)

三、重點提示

45.你正是你母親的女兒,厭棄丈夫和兒女;你正是你姊妹的姊妹,厭棄丈夫和兒女。.你母親是赫人,你父親是亞摩利人。

46.你的姊姊是撒瑪利亞,他和他的眾女住在你左邊;你的妹妹是所多瑪,他和他的眾女住在你右邊。

47.你沒有效法他們的行為,也沒有照他們可憎的事去做,你以那為小事,你一切所行的倒比他們更壞。

四、金句

60.然而我要追念在你幼年時與你所立的約,也要與你立定永約。

 

 

以西結書第十七章1-24節       2024.07.30(禮拜二)

一、讀經(請先細讀三次)

1.耶和華的話臨到我說:

2.人子啊,你要向以色列家出謎語,設比喻,

3.說主耶和華如此說:有一大鷹,翅膀大,翎毛長,羽毛豐滿,彩色俱備,來到利巴嫩,將香柏樹梢擰去,

4.就是折去香柏樹儘尖的嫩枝,叼到貿易之地,放在買賣城中;

5.又將以色列地的枝子栽於肥田裡,插在大水旁,如插柳樹,

6.就漸漸生長,成為蔓延矮小的葡萄樹。其枝轉向那鷹,其根在鷹以下,於是成了葡萄樹,生出枝子,發出小枝。

7.又有一大鷹,翅膀大,羽毛多。這葡萄樹從栽種的畦中向這鷹彎過根來,發出枝子,好得他的澆灌。

8.這樹栽於肥田多水的旁邊,好生枝子,結果子,成為佳美的葡萄樹。

9.你要說,主耶和華如此說:這葡萄樹豈能發旺呢?鷹豈不拔出他的根來,芟除他的果子,使他枯乾,使他發的嫩葉都枯乾了嗎?也不用大力和多民,就拔出他的根來。

10.葡萄樹雖然栽種,豈能發旺呢?一經東風,豈不全然枯乾嗎?必在生長的畦中枯乾了。

11.耶和華的話臨到我說:

12.你對那悖逆之家說:你們不知道這些事是什麼意思嗎?你要告訴他們說,巴比倫王曾到耶路撒冷,將其中的君王和首領帶到巴比倫自己那裡去。

13.從以色列的宗室中取一人與他立約,使他發誓,並將國中有勢力的人擄去,

14.使國低微不能自強,惟因守盟約得以存立。

15.他卻背叛巴比倫王,打發使者往埃及去,要他們給他馬匹和多民。他豈能亨通呢?行這樣事的人豈能逃脫呢?他背約豈能逃脫呢?

16.他輕看向王所起的誓,背棄王與他所立的約。主耶和華說:我指著我的永生起誓,他定要死在立他作王、巴比倫王的京都。

17.敵人築壘造臺,與他打仗的時候,為要剪除多人,法老雖領大軍隊和大群眾,還是不能幫助他。

18.他輕看誓言,背棄盟約,已經投降,卻又做這一切的事,他必不能逃脫。

19.所以主耶和華如此說:我指著我的永生起誓,他既輕看指我所起的誓,背棄指我所立的約,我必要使這罪歸在他頭上。

20.我必將我的網撒在他身上,他必在我的網羅中纏住。我必帶他到巴比倫,並要在那裡因他干犯我的罪刑罰他。

21.他的一切軍隊,凡逃跑的,都必倒在刀下;所剩下的,也必分散四方(方:原文是風)。你們就知道說這話的是我─耶和華。

22.主耶和華如此說:我要將香柏樹梢擰去栽上,就是從儘尖的嫩枝中折一嫩枝,栽於極高的山上;

23.在以色列高處的山栽上。他就生枝子,結果子,成為佳美的香柏樹,各類飛鳥都必宿在其下,就是宿在枝子的蔭下。

24.田野的樹木都必知道我─耶和華使高樹矮小,矮樹高大;青樹枯乾,枯樹發旺。我─耶和華如此說,也如此行了。

二、我自己的領受

A.本章大要:

 

B.我的領受與得著:

1.

 

2.

 

3.

 

C.我的禱告:

 

三、本段大要與重點

      上帝再告訴以色列人,指出他們的罪,卻是用謎語和比喻說的。上帝以兩隻鷹比喻巴比倫和埃及,前者是上帝為他們預備的,使他們降服與投靠就蒙福。後者是他們自己找的,因為他們認為這比在巴比倫王之下為奴更好,後來,埃及卻敗在巴比倫之手,連帶猶大王與國家陷入更大的禍患裡。關鍵就在於猶大王「輕看誓言,背棄盟約」。這不但是人所不能接受,更是上帝所不喜悅的。但是,因著上帝的慈愛,祂仍應許使歸回向祂的百姓,得蒙眷顧,成為新樹,作上帝美好的見證。

四、對此段經文的默想與得著:

1.出謎語、設比喻:也就是不能直接明白,要思想,要連貫,且要以自身與之相關聯的。這是上帝特別賜給人的智慧,事實上,也就是上帝自己的智慧,要人透過思想與尋求而得著。在這個謎語裡面,兩隻鷹應該是指巴比倫王和埃及的法老,前者是上帝安排預備的,後者是猶大王自己尋找的。

【默想】我們如何了解謎語與比喻呢?

2.輕看誓言,背棄盟約:這是指猶大宗室中被巴比倫王所立的王猶大,先與他立約,後來卻反悔,轉而向埃及求援。前者是上帝的心意,後者卻是這被巴比倫所立的王儲的意思。結果,這王因為不聽上帝的旨意,只尋求自己的意思,不但使自己遭害,也使百姓受苦。足見,一位領袖的決定是何等重要。

【默想】這給我什麼提醒?

3.栽樹於極高的山上:這又是上帝重新所立的一棵樹,也可說是悔改後的新以色列民。栽在高山的樹,不但豐盛,又令人看見。如同主耶穌所說的:「在山上的城,在檯面上的燈」(太五:13-16)。也是蒙上帝恩典的極美見證。

【默想】從這裡,我可以體會上帝的心意嗎?

【課後進修】

一、與本段相同或有關的經文:

 

 

二、可參考的大綱:

主題:指示耶路撒冷的過犯並重新應許

1.以比喻和謎語提醒(V.1~10)

2.直接的說明和責備(V.11~21)

3.重新賜應許和機會(V.22~24)

三、重點提示

16.他輕看向王所起的誓,背棄王與他所立的約。主耶和華說:我指著我的永生起誓,他定要死在立他作王、巴比倫王的京都。

四、金句

19.所以主耶和華如此說:我指著我的永生起誓,他既輕看指我所起的誓,背棄指我所立的約,我必要使這罪歸在他頭上。

 

 

以西結書第十八章1-20節      2024.07.31(禮拜三)

一、讀經(請先細讀三次)

1.耶和華的話又臨到我說:

2.你們在以色列地怎麼用這俗語說父親吃了酸葡萄,兒子的牙酸倒了呢?

3.主耶和華說:我指著我的永生起誓,你們在以色列中,必不再有用這俗語的因由。

4.看哪,世人都是屬我的;為父的怎樣屬我,為子的也照樣屬我;犯罪的,他必死亡。

5.人若是公義,且行正直與合理的事:

6.未曾在山上吃過祭偶像之物,未曾仰望以色列家的偶像,未曾玷污鄰舍的妻,未曾在婦人的經期內親近他,

7.未曾虧負人,乃將欠債之人的當頭還給他;未曾搶奪人的物件,卻將食物給飢餓的人吃,將衣服給赤身的人穿;

8.未曾向借錢的弟兄取利,也未曾向借糧的弟兄多要,縮手不作罪孽,在兩人之間,按至理判斷;

9.遵行我的律例,謹守我的典章,按誠實行事─這人是公義的,必定存活。這是主耶和華說的。

10.他若生一個兒子,作強盜,是流人血的,不行以上所說之善,反行其中之惡,乃在山上吃過祭偶像之物,並玷污鄰舍的妻,

11.併於上節。

12.虧負困苦和窮乏的人,搶奪人的物,未曾將當頭還給人,仰望偶像,並行可憎的事,

13.向借錢的弟兄取利,向借糧的弟兄多要─這人豈能存活呢?他必不能存活。他行這一切可憎的事,必要死亡,他的罪(原文是血)必歸到他身上。

14.他若生一個兒子,見父親所犯的一切罪便懼怕(有古卷:思量),不照樣去做;

15.未曾在山上吃過祭偶像之物,未曾仰望以色列家的偶像,未曾玷污鄰舍的妻,

16.未曾虧負人,未曾取人的當頭,未曾搶奪人的物件,卻將食物給飢餓的人吃,將衣服給赤身的人穿,

17.縮手不害貧窮人,未曾向借錢的弟兄取利,也未曾向借糧的弟兄多要;他順從我的典章,遵行我的律例,就不因父親的罪孽死亡,定要存活。

18.至於他父親;因為欺人太甚,搶奪弟兄,在本國的民中行不善,他必因自己的罪孽死亡。

19.你們還說:兒子為何不擔當父親的罪孽呢?兒子行正直與合理的事,謹守遵行我的一切律例,他必定存活。

20.惟有犯罪的,他必死亡。兒子必不擔當父親的罪孽,父親也不擔當兒子的罪孽。義人的善果必歸自己,惡人的惡報也必歸自己。

 

二、我自己的領受

A.本章大要:

B.我的領受與得著:

1.

 

2.

 

3.

 

C.我的禱告:

三、本段大要與重點

      上帝告訴以色列人,所有的萬物和世上的人都是屬於祂,但犯罪的必自己死亡。而人若公義且行合理的事,未曾行上帝所不喜悅的,也未曾違背祂的律法,專心遵行上帝的旨意和教導,並持守公義,這人必在上帝的恩典中存活。但是,他若生一個兒子,不行公義,妄曲正直,不憐憫人,貪心,他必不能存活:他若生一個兒子,看見父親的惡行,懼怕而不去行,必要存活,但,父親必擔當自己的罪。可是,他們卻還質疑上帝的公義。但是,上帝的旨意是個人必要承擔自己的罪。

四、對此段經文的默想與得著:

1.未曾:就是沒有過,也就是皆遵行持守上帝的真理和旨意,不曾違背離開。這是我必須思想和學習,且要常常改進的。

【默想】我有何感想呢?

2.擔當自己的罪:這是這段經文非常重視,以至於常常強調的,表示每個人都要自己向上帝負責,自己面對上帝,這又是一個提醒。不但是對我自己,也是對一切年輕的人。

【默想】這給我什麼學習呢?

3.父親與兒子:於此,父親與兒子就要常常在真理裡面彼此加油,鼓勵和連結。這又是一個我自己要先操練和學習的功課,求主幫助。

【默想】從這裡,我想到什麼?

【課後進修】

一、與本段相同或有關的經文:

 

二、可參考的大綱:

主題:個人要對自己負責

1.以真理來調整習慣或認知(V.1~9)

2.按真理來判斷受禍或蒙福(V.10~18)

3.再次宣告上帝的公義降臨(V.19~20)

三、重點提示

19.你們還說:兒子為何不擔當父親的罪孽呢?兒子行正直與合理的事,謹守遵行我的一切律例,他必定存活。

20.惟有犯罪的,他必死亡。兒子必不擔當父親的罪孽,父親也不擔當兒子的罪孽。義人的善果必歸自己,惡人的惡報也必歸自己。

四、金句

9.遵行我的律例,謹守我的典章,按誠實行事─這人是公義的,必定存活。這是主耶和華說的。

 

 

以西結書第十八章21-32節       2024.08.01(禮拜四)

一、讀經(請先細讀三次)

21.惡人若回頭離開所做的一切罪惡,謹守我一切的律例,行正直與合理的事,他必定存活,不致死亡。

22.他所犯的一切罪過都不被記念,因所行的義,他必存活。

23.主耶和華說:惡人死亡,豈是我喜悅的嗎?不是喜悅他回頭離開所行的道存活嗎?

24.義人若轉離義行而作罪孽,照著惡人所行一切可憎的事而行,他豈能存活嗎?他所行的一切義都不被記念;他必因所犯的罪、所行的惡死亡。

25.你們還說:主的道不公平!以色列家啊,你們當聽,我的道豈不公平嗎?你們的道豈不是不公平嗎?

26.義人若轉離義行而作罪孽死亡,他是因所作的罪孽死亡。

27.再者,惡人若回頭離開所行的惡,行正直與合理的事,他必將性命救活了。

28.因為他思量,回頭離開所犯的一切罪過,必定存活,不致死亡。

29.以色列家還說:主的道不公平!以色列家啊,我的道豈不公平嗎?你們的道豈不是不公平嗎?

30.所以主耶和華說:以色列家啊,我必按你們各人所行的審判你們。你們當回頭離開所犯的一切罪過。這樣,罪孽必不使你們敗亡。

31.你們要將所犯的一切罪過盡行拋棄,自做一個新心和新靈。以色列家啊,你們何必死亡呢?

32.主耶和華說:我不喜悅那死人之死,所以你們當回頭而存活。

二、我自己的領受

A.本章大要:

 

B.我的領受與得著:

1.

 

2.

 

3.

 

C.我的禱告:

三、本段大要與重點

      上帝在這論述的最後告訴以色列人,惡人若回頭離開所行的惡歸向上帝,必得著祂的憐憫與赦罪而蒙福;但是,若原本行善的人,離開所行的善,去作惡,他當初所行的必被塗抹,而招致死亡。這與以色列人原初所想的公平原則不一樣,他們以為自己還是義人之後,蒙福之家,卻未想到自己的悖逆,也沒有想到上帝的刑罰與審判最大的目的是要使人回轉與悔改。所以,最後,上帝還是呼籲以色列人要悔改,向上帝尋求一顆新的心與新的靈,以避免一切的死亡。

四、對此段經文的默想與得著:

1.豈是我所喜悅的呢?:這裡就說出了上帝的心意與心聲。祂是以憐憫為念,願一切的人都悔改歸主,而得著賜福。這也就是創世記起頭裡,上帝創造人的目的與慈愛,祂要人修理看守,享受所有的恩典。所以,這也說明了上帝宣告審判、刑罰,甚至使人受苦的目的,就是要人回頭來親近祂與祂連結。

【默想】我能知道並尋求上帝的喜悅嗎?

2.豈不公平?:人的想法裡面,是看背景,是看自己的功勞,是看傳統。就像以色列人認為自己是亞伯拉罕的子孫,是沒有做過任何人奴隸的。但是,上帝看的是人的心,有沒有真正出自於悔改、感恩和謙卑。所以,善惡不是看外表,不是看行為,而是看從內心心態與動機而表現出來的狀況。比如:乃幔、耶穌比喻裡面與法利賽人同進聖殿的稅吏等。而最傳神把這個反省表明出來的是使徒保羅,他說,在罪人中他是個罪魁。我想,這道出一位真正願意認罪悔改者的心聲。求主幫助。

【默想】什麼是真正的公平呢?

3.何必死亡呢?:這又是上帝的呼喚,而且是對祂的選民—以色列百姓的呼喚。也是對所有教會弟兄姊妹的呼喚。何必死亡呢?願聖靈幫助我與教會,能看見這樣的真理和恩典。

【默想】我從這裡可曾得到什麼提醒?

【課後進修】

一、與本段相同或有關的經文:

  

二、可參考的大綱:

主題:上帝真誠的呼喚

1.原則(V.21~24)

2.辯論(V.25~29)

3.呼籲(V.30~32)

 

三、重點提示

26.義人若轉離義行而作罪孽死亡,他是因所作的罪孽死亡。

27.再者,惡人若回頭離開所行的惡,行正直與合理的事,他必將性命救活了。

四、金句

31.你們要將所犯的一切罪過盡行拋棄,自做一個新心和新靈。以色列家啊,你們何必死亡呢?

 

 

以西結書第十九章1-14節       2024.08.02(禮拜五)

一、讀經(請先細讀三次)

1.你當為以色列的王作起哀歌,

2.說:你的母親是什麼呢?是個母獅子,蹲伏在獅子中間,在少壯獅子中養育小獅子。

3.在他小獅子中養大一個,成了少壯獅子,學會抓食而吃人。

4.列國聽見了就把他捉在他們的坑中,用鉤子拉到埃及地去。

5.母獅見自己等候失了指望,就從他小獅子中又將一個養為少壯獅子。

6.他在眾獅子中走來走去,成了少壯獅子,學會抓食而吃人。

7.他知道列國的宮殿,又使他們的城邑變為荒場;因他咆哮的聲音,遍地和其中所有的就都荒廢。

8.於是四圍邦國各省的人來攻擊他,將網撒在他身上,捉在他們的坑中。

9.他們用鉤子鉤住他,將他放在籠中,帶到巴比倫王那裡,將他放入堅固之所,使他的聲音在以色列山上不再聽見。

10.你的母親先前如葡萄樹,極其茂盛(原文是在你血中),栽於水旁。因為水多,就多結果子,滿生枝子;

11.生出堅固的枝幹,可作掌權者的杖。這枝幹高舉在茂密的枝中,而且他生長高大,枝子繁多,遠遠可見。

12.但這葡萄樹因忿怒被拔出摔在地上;東風吹乾其上的果子,堅固的枝幹折斷枯乾,被火燒毀了;

13.如今栽於曠野乾旱無水之地。

14.火也從他枝幹中發出,燒滅果子,以致沒有堅固的枝幹可做掌權者的杖。這是哀歌,也必用以作哀歌。

二、我自己的領受

A.本章大要:

 

B.我的領受與得著:

1.

 

2.

 

3.

 

C.我的禱告:

三、本段大要與重點

      上帝要先知以西結做哀歌悼念以色列人所面對的苦難。首先,是上帝如同母獅分別養育了北國以色列和南國猶大兩隻少壯獅子,但是,卻都被列國聽見、抓住,丟在坑中,分別用鈎拉到埃及和巴比倫。使他們的聲音不再被聽見。再者,上帝又把以色列國比喻成祂所栽的葡萄園,本來極其繁茂,枝子繁多高大,遠遠可見。但是,因為憤怒,這葡萄園就被拔出摔出地上,遭東風吹乾,枝子枯乾被火焚燒,現今居於曠野之地,以至於無枝幹可做掌權者的杖。這是哀歌,也必作為哀歌。

四、對此段經文的默想與得著:

1.做起哀歌:哀歌為要悼念。上帝特別為祂的選民作哀歌,哀悼這悖逆的百姓所受的苦,一方面也是因為上帝的慈愛,一方面也是為著這悖逆百姓受苦所發出的哀聲而感到煩悶與憂傷。上帝也曾為我做哀歌嗎?教會呢?我自己想到什麼事或什麼人會產生在靈裡的悲哀呢?

【默想】若是我聽見哀歌,會有何感受?

2.聲音不再聽見:以色列的聲音不再被聽見,他曾被喻為少壯獅子,要獅子沒有聲音實在是很難的事。難怪上帝會為她做起哀歌。如此的光景,連我在讀這書信的時候,都有很大的哀嘆,願主保守我自己與教會,實際的以他們為警戒。

【默想】這樣的事,給我什麼提醒?

3.哀歌用以做哀歌:這是雙層的哀歌,是極大的悲傷與困難。願主使我深深的記念,使自己受到提醒,為這世代有所代求,使這世代不再悖逆上帝,以免哀歌遍野。也竭力盡自己的力量,讓教會能得到建造,免得後退蒙羞。

【默想】我從這裡,得到什麼反省?

 

【課後進修】

一、與本段相同或有關的經文:

 

二、可參考的大綱:

主題:哀歌

1.少壯獅子的哀歌(V.1~9)

2.葡萄園的哀歌(V.10~14)

三、重點提示

11.生出堅固的枝幹,可作掌權者的杖。這枝幹高舉在茂密的枝中,而且他生長高大,枝子繁多,遠遠可見。

12.但這葡萄樹因忿怒被拔出摔在地上;東風吹乾其上的果子,堅固的枝幹折斷枯乾,被火燒毀了;

四、金句

14.火也從他枝幹中發出,燒滅果子,以致沒有堅固的枝幹可做掌權者的杖。這是哀歌,也必用以作哀歌。

 

 

以西結書第廿章1-17節        2024.08.03(禮拜六)

一、讀經(請先細讀三次)

1.第七年五月初十日,有以色列的幾個長老來求問耶和華,坐在我面前。

2.耶和華的話臨到我說:

3.人子啊,你要告訴以色列的長老說,主耶和華如此說:你們來是求問我嗎?主耶和華說:我指著我的永生起誓,我必不被你們求問。

4.人子啊,你要審問審問他們嗎?你當使他們知道他們列祖那些可憎的事,

5.對他們說,主耶和華如此說:當日我揀選以色列,向雅各家的後裔起誓,在埃及地將自己向他們顯現,說:我是耶和華─你們的神。

6.那日我向他們起誓,必領他們出埃及地,到我為他們察看的流奶與蜜之地;那地在萬國中是有榮耀的。

7.我對他們說,你們各人要拋棄眼所喜愛那可憎之物,不可因埃及的偶像玷污自己。我是耶和華─你們的神。

8.他們卻悖逆我,不肯聽從我,不拋棄他們眼所喜愛那可憎之物,不離棄埃及的偶像。我就說,我要將我的忿怒傾在他們身上,在埃及地向他們成就我怒中所定的。

9.我卻為我名的緣故沒有這樣行,免得我名在他們所住的列國人眼前被褻瀆;我領他們出埃及地,在這列國人的眼前將自己向他們顯現。

10.這樣,我就使他們出埃及地,領他們到曠野,

11.將我的律例賜給他們,將我的典章指示他們;人若遵行就必因此活著。

12.又將我的安息日賜給他們,好在我與他們中間為證據,使他們知道我─耶和華是叫他們成為聖的。

13.以色列家卻在曠野悖逆我,不順從我的律例,厭棄我的典章(人若遵行就必因此活著),大大干犯我的安息日。我就說,要在曠野將我的忿怒傾在他們身上,滅絕他們。

14.我卻為我名的緣故,沒有這樣行,免得我的名在我領他們出埃及的列國人眼前被褻瀆。

15.並且我在曠野向他們起誓,必不領他們進入我所賜給他們流奶與蜜之地(那地在萬國中是有榮耀的);

16.因為他們厭棄我的典章,不順從我的律例,干犯我的安息日,他們的心隨從自己的偶像。

17.雖然如此,我眼仍顧惜他們,不毀滅他們,不在曠野將他們滅絕淨盡。

二、我自己的領受

A.本章大要:

B.我的領受與得著:

1.

 

2.

 

3.

 

C.我的禱告:

 

三、本段大要與重點

      以色列的長老們來到先知以西結那裡,請他代為求問主耶和華,但上帝卻告訴他們,祂必不讓他們求問,因為從自古以來,他們就是悖逆不聽勸誡的百姓,從出埃及到進迦南,他們不但忘記上帝所行的神蹟奇事,不記念祂賜嗎哪與流奶與蜜的恩典,也不謹守遵行祂所教訓的律例典章。所以,上帝必降下祂憤怒的審判在他們身上,但是,他們卻不被滅絕。因為,上帝要透過他們向世人顯明,悖逆上帝、褻瀆上帝且干犯祂安息並拜偶像者的結局。

四、對此段經文的默想與得著:

1.我必不被你求問:若上帝這樣告訴我,我會有何反應呢?為何會如此呢?我想,希望我的反應是哀哭切齒,深深反省,而不是自傲的再去尋求別的幫助,甚至賭氣的靠自己。而為何會如此?那是因為後面所寫的原因,以色列人悖逆上帝,上帝要藉此來「教育」他們。

【默想】若上帝不被我求問,我會如何?

2.我卻為我名的緣故:這是耶和華上帝的慈愛,雖然,以色列人悖逆、忘記且遠離與她立約的上帝,但是,上帝的記念、慈愛和智慧的安排仍不離開他們,且漸漸的,一步一步的帶領他們回轉,甚至在祂永恆的計畫裡面,預備了祂的救法,以完成祂的救恩。這樣的恩典何其大,作的事與帶領何其深廣。

【默想】我從這裡感受到上帝的恩典嗎?

3.雖然如此:這句話再次讓我想到上帝的慈愛。雖然如此…。實在是令我感動,也讓我深感慚愧,也更希望靠著上帝的恩典,我能成為新造的人,教會能作一個聖潔的新婦,願主憐憫幫助與帶領。

【默想】我從此得到什麼學習?

【課後進修】

一、與本段相同或有關的經文:

  

二、可參考的大綱:

主題:上帝的拒絕

1.以色列長老的求問(V.1~2)

2.以色列上帝的拒絕(V.3~9)

3.上帝呼籲的沈思反省(V.10~17)

 

三、重點提示

8.他們卻悖逆我,不肯聽從我,不拋棄他們眼所喜愛那可憎之物,不離棄埃及的偶像。我就說,我要將我的忿怒傾在他們身上,在埃及地向他們成就我怒中所定的。

9.我卻為我名的緣故沒有這樣行,免得我名在他們所住的列國人眼前被褻瀆;我領他們出埃及地,在這列國人的眼前將自己向他們顯現。

四、金句

11.將我的律例賜給他們,將我的典章指示他們;人若遵行就必因此活著。

 

 

2024.07.29(一)-2024.08.04(日)

(用於當週事奉人員崇拜、小組分享及08.04的家庭禮拜)

經文選讀:以西結書第十六章第59-60節

59.主耶和華如此說:你這輕看誓言、背棄盟約的,我必照你所行的待你。

60.然而我要追念在你幼年時與你所立的約,也要與你立定永約。

【思想】我看見這經文有何感受?

 

【禱告】主啊!求祢讓我不清看祢的律例與典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