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ain Menu

靈修進度

2025.03.31~04.06 靈修進度

[ 禱告單 ]

主後2025年03月31日~2025年04月06日

若您狀況許可,請一周至少一餐,或一天一餐,來操練禁食禱告。

奉主耶穌基督的名,開始今天的禱告!

禱告經文

~ 以經文頌讚我們的主!~

馬太福音第十七章8節

8.他們舉目不見一人,只見耶穌在那裡。

【祈求之禱】

祈求主幫助我,能為主而活,讓人因我看見主耶穌。

為家人禱告

  • 祈求主讓我的家人接受主,得以為主而活。
  • 也繼續為仍未接受救恩的家人禱告,願主也賜福他們,早日信主得救。

為教會禱告

      願主讓大坪林貴格會與弟兄姊妹親近主,照著主的話,為主作見證。

為國家禱告

      願主讓我們國家的百姓能歸向主,靠主站立,為祂做見證。

為全世界禱告

      主讓世界各國家的領袖與百姓因歸向主,成為祂的僕人,使人得益處。

本週守望專欄

經文:馬太福音第十六章22-25節

22.彼得就拉著祂,勸祂說:主啊,萬不可如此!這事必不臨到你身上。

23.耶穌轉過來,對彼得說:撒但,退我後邊去吧!你是絆我腳的;因為你不體貼神的意思,只體貼人的意思。

24.於是耶穌對門徒說:若有人要跟從我,就當捨己,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。

25.因為,凡要救自己生命(生命:或作靈魂;下同)的,必喪掉生命;凡為我喪掉生命的,必得著生命。

宣告:大坪林教會是靠主謹守,且不放縱肉體與私慾的教會。

週一:祈求主與大坪林教會和弟兄姊妹同在,除去撒旦一切的作為。

週二:祈求主讓大坪林教會與弟兄姊妹得著主的智慧,能分辨與儆醒會被絆跌的事。

週三:祈求主幫助大坪林教會與弟兄姊妹倚靠主,親近主,體貼主的心意。週四:祈求主讓大坪林教會與弟兄姊妹是竭力跟隨主,並願意背主所安排的十字架。

週五:祈求主讓大坪林教會與弟兄姊妹因認識主,對主有信心,樂意捨己。週六:奉主的名宣告大坪林教會與弟兄姊妹因著跟隨主,得著永生,且有完全的生命。

~以主禱文 禱告 結束~

願耶和華賜福給你,保護你。願耶和華使祂的臉光照你,賜恩給你。

願耶和華向你仰臉,賜你平安!

    

《我的禱告》

禮拜日:

禮拜一:

禮拜二:

禮拜三:

禮拜四:

禮拜五:

禮拜六:

這羔羊前來,從坐寶座的右手裡拿了書卷。祂既拿了書卷,四活物和二十四位長老就俯伏在羔羊面前,各拿著琴和盛滿了香的金爐;這香就是眾聖徒的祈禱。

馬太福音第十六章第21-28節      2025.03.31(禮拜一)

一、讀經(請先細讀三次)

21.從此,耶穌才指示門徒,祂必須上耶路撒冷去,受長老、祭司長、文士許多的苦,並且被殺,第三日復活。

22.彼得就拉著祂,勸祂說:主啊,萬不可如此!這事必不臨到你身上。

23.耶穌轉過來,對彼得說:撒但,退我後邊去吧!你是絆我腳的;因為你不體貼神的意思,只體貼人的意思。

24.於是耶穌對門徒說:若有人要跟從我,就當捨己,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。

25.因為,凡要救自己生命(生命:或作靈魂;下同)的,必喪掉生命;凡為我喪掉生命的,必得著生命。

26.人若賺得全世界,賠上自己的生命,有什麼益處呢?人還能拿什麼換生命呢?

27.人子要在祂父的榮耀裡,同著眾使者降臨;那時候,祂要照各人的行為報應各人。

28.我實在告訴你們,站在這裡的,有人在沒嘗死味以前必看見人子降臨在祂的國裡。

二、我自己的領受

A.本章大要:

 

B.我的領受與得著:

 

C.我的禱告:

 

  • 本段大要與重點

      耶穌直接告訴門徒,祂要上耶路撒冷受害至死,然後第三日會從死裡復活。彼得就攔阻祂,說這事必不會發生,卻受到主耶穌的責備,甚至宣稱這是撒旦的作為。之後主就向門徒宣告,若有人要跟從祂,就要像祂一樣,揹起上帝所給的十字架,在完成這託付後,必得著屬天的榮耀。然而,他們必先看到主如此做,使屬天權勢臨到的神蹟。

  • 對此段經文的默想與得著:

1.V.22彼得拉著祂:
這是出自於愛主耶穌的心,卻不是上帝的旨意。所以,為主所責備說是「撒旦」。我想這是當時門徒們對主的旨意還不是很清楚的了解,若是在今天,大家應該都會明白,順服且按著主的帶領而行。因此今天的信徒實在是幸福的。也讓我思想,自己是否也會有類似彼得當時的狀況?

【默想】我會以自己的想法來斷定屬靈的事嗎?從這裡有何學習?

2.十字架:

這是已經討論過很久的神學、生活與主關係…等等的議題。若從上下文來看,其實就是上帝所託付的使命或責任,可能是困難的,可能是與我們的想法意願不同的,我們要如何選擇?

【默想】我對此有何感想?

3.V.28:

我認為這是在講這些門徒將會看見主從死裡復活,升天的神蹟,並且這個信息與盼望的宣揚,就成了門徒們後來的責任,然後要持守到主再來,也就是使徒行傳第一章,特別是第八節的實現。所以我們現在也被包含在裡面,願主使用我們。

【默想】我在這方面有什麼思想嗎?

 

 

【課後進修】

  • 與本段相同或有關的經文:

  • 可參考的大綱:

主題:關鍵的衝突與宣告

1.關鍵的衝突(V.21~23) 2.重要的解釋(V.24~27) 3.奧秘的宣告(V.28)

  • 重點提示

26.人若賺得全世界,賠上自己的生命,有什麼益處呢?人還能拿什麼換生命呢?

27.人子要在祂父的榮耀裡,同著眾使者降臨;那時候,祂要照各人的行為報應各人。

  • 金句

24.於是耶穌對門徒說:若有人要跟從我,就當捨己,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。

           

 

 

馬太福音第十七章第1-13節       2025.04.01(禮拜二)

一、讀經(請先細讀三次)

1.過了六天,耶穌帶著彼得、雅各,和雅各的兄弟約翰,暗暗的上了高山,

2.就在他們面前變了形像,臉面明亮如日頭,衣裳潔白如光。

3.忽然,有摩西、以利亞向他們顯現,同耶穌說話。

4.彼得對耶穌說:主啊,我們在這裡真好!祢若願意,我就在這裡搭三座棚,一座為祢,一座為摩西,一座為以利亞。

5.說話之間,忽然有一朵光明的雲彩遮蓋他們,且有聲音從雲彩裡出來,說:這是我的愛子,我所喜悅的。你們要聽他!

6.門徒聽見,就俯伏在地,極其害怕。

7.耶穌進前來,摸他們,說:起來,不要害怕!

8.他們舉目不見一人,只見耶穌在那裡。

9.下山的時候,耶穌吩咐他們說:人子還沒有從死裡復活,你們不要將所看見的告訴人。

10.門徒問耶穌說:文士為什麼說以利亞必須先來?

11.耶穌回答說:以利亞固然先來,並要復興萬事;

12.只是我告訴你們,以利亞已經來了,人卻不認識他,竟任意待他。人子也將要這樣受他們的害。

13.門徒這才明白耶穌所說的是指著施洗的約翰。

 

二、我自己的領受

A.本章大要:

B.我的領受與得著:

C.我的禱告:

  

  • 本段大要與重點

過了六天,主耶穌再帶著彼得、雅各與約翰到山上禱告,忽然間主在他們面前變了形象,如同光明的使者,並與摩西、以利亞說話。彼得一時不知如何是好,便提議為他們個搭一座棚。忽然間,有雲彩從天上降下遮蓋他們,然後有聲音宣告「主耶穌是上帝的愛子,大家要聽祂。」之後雲彩收上去,眾人只見主耶穌,並極其害怕。下山後,主囑咐他們,在祂還未死裡復活前,勿將這異象透露出去。而門徒問以利亞何時來的問題,主清楚的說,以利亞已經來,就是施洗的約翰。

  • 對此段經文的默想與得著:

1.忽然…:

很顯然,主帶他們登山為的就是要在他們面前變相,這變相是要延續前面祂將要受死復活的主題,足見這個事件有多麼重要。也看得出主為了要他們明白,用了多少方法,耗費多少苦心。

【默想】主為要使我認識祂,如何安排奇妙的事呢?

2.V.9:

為什麼不說呢?可能是因為說不清楚,還有整個啟示還未完全,更重要的是,門徒們還在摸索,尚未整體的知道主要賜給他們的責任、使命與權柄。

【默想】我在學習成熟的過程,也是如此嗎?我有何領會?

3.V.13

我覺得任何事若不是主的恩典與啟示,我們都不能完全明白與堅定相信。

【默想】我還有什麼不明白的?正在尋求主?這節經文給我什麼幫助呢?     

【課後進修】

  • 與本段相同或有關的經文:

  • 可參考的大綱:

主題:更進一步的啟示

1.登山變相(V.1~4) 2.上帝的話(V.5~8) 3.疑問的解明(V.9~13)

  • 重點提示

3.忽然,有摩西、以利亞向他們顯現,同耶穌說話。

4.彼得對耶穌說:主啊,我們在這裡真好!祢若願意,我就在這裡搭三座棚,一座為祢,一座為摩西,一座為以利亞。

5.說話之間,忽然有一朵光明的雲彩遮蓋他們,且有聲音從雲彩裡出來,說:這是我的愛子,我所喜悅的。你們要聽他!

  • 金句

5.說話之間,忽然有一朵光明的雲彩遮蓋他們,且有聲音從雲彩裡出來,說:這是我的愛子,我所喜悅的。你們要聽他!

           

 

 

馬太福音第十七章第14-27節      2025.04.02(禮拜三)

一、讀經(請先細讀三次)

14.耶穌和門徒到了眾人那裡,有一個人來見耶穌,跪下,說:

15.主啊,憐憫我的兒子。他害癲癇的病很苦,屢次跌在火裡,屢次跌在水裡。

16.我帶他到祢門徒那裡,他們卻不能醫治他。

17.耶穌說:噯!這又不信又悖謬的世代啊,我在你們這裡要到幾時呢?我忍耐你們要到幾時呢?把他帶到我這裡來吧!

18.耶穌斥責那鬼,鬼就出來;從此孩子就痊癒了。

19.門徒暗暗的到耶穌跟前,說:我們為什麼不能趕出那鬼呢?

20.耶穌說:是因你們的信心小。我實在告訴你們,你們若有信心,像一粒芥菜種,就是對這座山說:你從這邊挪到那邊。他也必挪去;並且你們沒有一件不能做的事了。

21.至於這一類的鬼,若不禱告、禁食,他就不出來(或作:不能趕他出來)。

22.他們還住在加利利的時候,耶穌對門徒說:人子將要被交在人手裡。

23.他們要殺害祂,第三日祂要復活。門徒就大大的憂愁。

24.到了迦百農,有收丁稅的人來見彼得,說:你們的先生不納丁稅(丁稅約有半塊錢)嗎?

25.彼得說:納。他進了屋子,耶穌先向他說:西門,你的意思如何?世上的君王向誰徵收關稅、丁稅?是向自己的兒子呢?是向外人呢?

26.彼得說:是向外人。耶穌說:既然如此,兒子就可以免稅了。

27.但恐怕觸犯(觸犯:原文是絆倒)他們,你且往海邊去釣魚,把先釣上來的魚拿起來,開了他的口,必得一塊錢,可以拿去給他們,作你我的稅銀。

二、我自己的領受

A.本章大要:

 

B.我的領受與得著:

 

C.我的禱告:

  

  • 本段大要與重點

耶穌再到門徒那裏,卻遇到一位被鬼附者的父親來祈求,因為祂的門徒無法把鬼趕出去。主耶穌問了原因,就宣告這是不信的世代,然後在他的面前把兒子身上的鬼趕出去。門徒之後來問主耶穌,為何他們無法趕出這鬼,主耶穌說因為他們信心小,並且囑咐他們要專心(禁食)禱告。之後有一位來收丁稅的,問彼得說他與他的老師需不需要納稅,彼得說要,主耶穌就按著彼得的回答,要他從魚口中得銀,來納稅。

  • 對此段經文的默想與得著:

1.不信的世代:我認為這同時是指著「被鬼附者的父親」和「門徒」。被鬼附者的父親對門徒是否能醫治的信心不足,然後門徒對於自己能否靠主的名行神蹟也不是很專心。所以在操練這樣的服事上,服事者與祈求者,都有要學習的功課。

【默想】從這裡對我的服事有何提醒與幫助?

2.禁食:

我認為禁食與否,在這裡是為了要專心,比較沒有宗教性或自律性的目的。

【默想】我會為要專心禱告而操練禁食嗎?

3.納稅給該撒:主的權柄是大過一切政權的,但是在地上的人也要服從地上的法律,這是上帝的教導。

而所有的權柄與資源,都是從造天地的獨一上帝而來,這是確定且不改變的。

【默想】所以,這經文如何幫助我看懂與學習順服世上的政權?     

【課後進修】

  • 與本段相同或有關的經文:

  • 可參考的大綱:

主題:成就與回應

1.成就的第一面(V.14~18) 2.成就的第二面(V.19~21) 3.當有的回應(V.22~27)

  • 重點提示

27.但恐怕觸犯(觸犯:原文是絆倒)他們,你且往海邊去釣魚,把先釣上來的魚拿起來,開了他的口,必得一塊錢,可以拿去給他們,作你我的稅銀。

  • 金句

21.至於這一類的鬼,若不禱告、禁食,他就不出來(或作:不能趕他出來)。

           

 

 

馬太福音第十八章第1-11節       2025.04.03(禮拜四)

一、讀經(請先細讀三次)

1.當時,門徒進前來,問耶穌說:天國裡誰是最大的?

2.耶穌便叫一個小孩子來,使他站在他們當中,

3.說:我實在告訴你們,你們若不回轉,變成小孩子的樣式,斷不得進天國。

4.所以,凡自己謙卑像這小孩子的,他在天國裡就是最大的。

5.凡為我的名接待一個像這小孩子的,就是接待我。

6.凡使這信我的一個小子跌倒的,倒不如把大磨石拴在這人的頸項上,沉在深海裡。

7.這世界有禍了,因為將人絆倒;絆倒人的事是免不了的,但那絆倒人的有禍了!

8.倘若你一隻手,或是一隻腳,叫你跌倒,就砍下來丟掉。你缺一隻手,或是一隻腳,進入永生,強如有兩手兩腳被丟在永火裡。

9.倘若你一隻眼叫你跌倒,就把他剜出來丟掉。你只有一隻眼進入永生,強如有兩隻眼被丟在地獄的火裡。

10.你們要小心,不可輕看這小子裡的一個;我告訴你們,他們的使者在天上,常見我天父的面。(有古卷在此有

11.人子來,為要拯救失喪的人。)

 

二、我自己的領受

A.本章大要:

 

B.我的領受與得著:

 

C.我的禱告:

 

  • 本段大要與重點

有門徒來到主耶穌那裏,問祂「在天國裡,誰是最大的?」耶穌隨即以一位小孩作為機會教育,表示要回轉像小孩一樣的單純,才能進天國,然後要謙卑像小孩,在天國才是最大的。之後主耶穌告訴他們,要為主的緣故接待不起眼的人,卻不要使人跌倒,若有這些狀況要竭力排除。因為救主來就是要拯救人。而單純、謙卑與虛心的人,必常見到天父的面。

  • 對此段經文的默想與得著:

1.天國裡,誰為大?:為何在門徒中有人這樣問呢?是因為知道主耶穌即將受難?還是在他們當中有職位順序安排的需要?而主耶穌真的有回答道他們的問題嗎?還是其實主真正教導的是天國的倫理?

【默想】我怎麼看這門徒問的問題?給我什麼思想?

2.接待與跌倒:這兩者都很重要,卻是一件事的兩面,都是「接觸」。一種是使人更親近主,一種是使人遠離主。會如何而行,與看重的方向和目的有關。要如何而行,就要遵照主的教導了。

【默想】這兩方面,我有何領受與學習呢?

3.V.11:

這樣在天國誰為大,這個問題的答案就昭然若揭,最大的當然是上帝,而上帝差派的救主,卻是要拯救世上失喪人。所以在地上想「為大」的人,就要照著主的教導而行,我想這與提問題的人,當初想要得到的答案,應該有很大的差別。

【默想】我有何領受呢?    

【課後進修】

  • 與本段相同或有關的經文:

  • 可參考的大綱:

主題:天國誰為大?

1.門徒的問題(V.1~2) 2.耶穌的回答(V.3~9) 3.關鍵的核心(V.10~11)

  • 重點提示

7.這世界有禍了,因為將人絆倒;絆倒人的事是免不了的,但那絆倒人的有禍了!

8.倘若你一隻手,或是一隻腳,叫你跌倒,就砍下來丟掉。你缺一隻手,或是一隻腳,進入永生,強如有兩手兩腳被丟在永火裡。

9.倘若你一隻眼叫你跌倒,就把他剜出來丟掉。你只有一隻眼進入永生,強如有兩隻眼被丟在地獄的火裡。

  • 金句

11.人子來,為要拯救失喪的人。

           

 

 

馬太福音第十八章第12-20節       2025.04.04(禮拜五)

一、讀經(請先細讀三次)

12.一個人若有一百隻羊,一隻走迷了路,你們的意思如何?他豈不撇下這九十九隻,往山裡去找那隻迷路的羊嗎?

13.若是找著了,我實在告訴你們,他為這一隻羊歡喜,比為那沒有迷路的九十九隻歡喜還大呢!

14.你們在天上的父也是這樣,不願意這小子裡失喪一個。

15.倘若你的弟兄得罪你,你就去,趁著只有他和你在一處的時候,指出他的錯來。他若聽你,你便得了你的弟兄;

16.他若不聽,你就另外帶一兩個人同去,要憑兩三個人的口作見證,句句都可定準。

17.若是不聽他們,就告訴教會;若是不聽教會,就看他像外邦人和稅吏一樣。

18.我實在告訴你們,凡你們在地上所捆綁的,在天上也要捆綁;凡你們在地上所釋放的,在天上也要釋放。

19.我又告訴你們,若是你們中間有兩個人在地上同心合意的求什麼事,我在天上的父必為他們成全。

20.因為無論在哪裡,有兩三個人奉我的名聚會,那裡就有我在他們中間。

 

二、我自己的領受

A.本章大要: 

B.我的領受與得著:

C.我的禱告:

  • 本段大要與重點

主耶穌繼續傳講失羊的比喻,然後講論天國裡最大的是體貼上帝心意、能建立人、與人和好、與人同心祈求與事奉的人。當然也講述在屬靈的原則中,若有人互相虧負的處理原則。

  • 對此段經文的默想與得著:

1.不願小子裡失喪一個:我覺得這是誰為大,最主要的答案。不願小子裡面失去一個人的為大。所以要像小孩一樣單純、謙卑。要像僕人一樣服事人。然後有一些相處倫理上面的處理方法。值得我們思想。

【默想】我怎麼看這個問題?

2.指出他的錯來…:我在想的是,這位弟兄「真的有錯」嗎?還是…?若真的有錯,指出來應該不難,若是兩造都有,就要有聖靈的帶領與幫助,免得相互指責;或者變成羅生門,各說各話。

而教會的權柄又是出自於哪裡?這就很重要了。

【默想】我覺得指出別人的錯,要有什麼原則?

3.到底綑綁誰?:若按這裡所指,可能是綑綁自己的弟兄哦!或者說是綑綁「天國誰為大」這個問題,所產生的相關狀況,甚至是面對後續彼此間的關係。這實在需要上帝的憐憫,否則光要指出錯誤,然後要解釋協調,要承認錯誤,就是個很不容易的事,求主幫助。

【默想】我有何領受呢?     

【課後進修】

  • 與本段相同或有關的經文:

  • 可參考的大綱:

主題:天父的心意

1.比喻(V.12~13) 2.教導(V.14~17) 3.勸勉(V.18~20)

  • 重點提示

18.我實在告訴你們,凡你們在地上所捆綁的,在天上也要捆綁;凡你們在地上所釋放的,在天上也要釋放。

19.我又告訴你們,若是你們中間有兩個人在地上同心合意的求什麼事,我在天上的父必為他們成全。

  • 金句

20.因為無論在哪裡,有兩三個人奉我的名聚會,那裡就有我在他們中間。

           

 

 

馬太福音第十八章第21-35節        2025.04.05(禮拜六)

一、讀經(請先細讀三次)

21.那時,彼得進前來,對耶穌說:主啊,我弟兄得罪我,我當饒恕他幾次呢?到七次可以嗎?

22.耶穌說:我對你說,不是到七次,乃是到七十個七次。

23.天國好像一個王要和他僕人算帳。

24.才算的時候,有人帶了一個欠一千萬銀子的來。

25.因為他沒有什麼償還之物,主人吩咐把他和他妻子兒女,並一切所有的都賣了償還。

26.那僕人就俯伏拜他,說:主啊,寬容我,將來我都要還清。

27.那僕人的主人就動了慈心,把他釋放了,並且免了他的債。

28.那僕人出來,遇見他的一個同伴欠他十兩銀子,便揪著他,掐住他的喉嚨,說:你把所欠的還我!

29.他的同伴就俯伏央求他,說:寬容我吧,將來我必還清。

30.他不肯,竟去把他下在監裡,等他還了所欠的債。

31.眾同伴看見他所做的事就甚憂愁,去把這事都告訴了主人。

32.於是主人叫了他來,對他說:你這惡奴才!你央求我,我就把你所欠的都免了,

33.你不應當憐恤你的同伴,像我憐恤你嗎?

34.主人就大怒,把他交給掌刑的,等他還清了所欠的債。

35.你們各人若不從心裡饒恕你的弟兄,我天父也要這樣待你們了。

二、我自己的領受

A.本章大要: 

B.我的領受與得著:

C.我的禱告:  

  • 本段大要與重點

藉由彼得進前來提問饒恕的事,主耶穌再次的說明上帝的憐憫,並勸勉要有彼此憐憫的心。

  • 對此段經文的默想與得著:

1.七十個七次:我認為與次數沒有關係,乃是要有憐憫的心。但是若真有人得罪我,只有憐憫是否能完全處理好這個問題呢?

【默想】我怎麼看這個教導呢?

2.惡奴才:

因為沒有像主人的憐憫,也沒有想到自己的虧負,也就是冷血、無情與自私。

【默想】我有何反省與學習呢?

3.從心裡:

也就是按著主的旨意,心裡順服,然後在行為上合主的心意。

【默想】我有何感想呢?

 

【課後進修】

  • 與本段相同或有關的經文:

  • 可參考的大綱:

主題:饒恕的問題

1.棘手的問題(V.21~22) 2.極大反差的比喻(V.23~34) 3.教導(V.35)

  • 重點提示

35.你們各人若不從心裡饒恕你的弟兄,我天父也要這樣待你們了。

  • 金句

27.那僕人的主人就動了慈心,把他釋放了,並且免了他的債。

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  

2025.03.31(一)-2025.04.06(日)

(用於當週事奉人員崇拜、小組分享及 04.06 的家庭禮拜)

經文選讀:馬太福音第十六章 22-23 節

22.彼得就拉著祂,勸祂說:主啊,萬不可如此!這事必不臨到祢身上。

23.耶穌轉過來,對彼得說:撒但,退我後邊去吧!你是絆我腳的;因為你不體貼神的意思,只體貼人的意思。

【思想】若主也這樣告訴我,我會有何種反應?

 

 

【禱告】主啊!請引導我明白祢的心意,順服祢的帶領。